尚书+15 (第1/1页)

加入书签

“致虚极,守静笃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是谓复命。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不知常,妄作凶。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全,全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没身不殆。”

悟道以观,物呈现道。

如何观而知“道”?辩证论:虚,静。虚,无,空,道之属;静,宁静,无妄,守道之属。极、笃,表示最大限度,是有无相生转换辩证。

观,不同于一般地看,是接收、思考,包含感、悟和思维方法,以一知十,以有知无,以虚知恒,以静知动。观以明道。芸芸,不是众多,指万物(此指生命)的姿、态。

复,是循环的一个环节,是老子哲学重要的概念。还有,归(其根),形象地阐释了道的要义。归,本义是归(夫)家,后来引申使用,如归隐、归田、归乡、归宿,有相关相似。

复命,循环周而复始,是生命的周期按照规律收束而又将重新开始。“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不知常,妄作凶。知常容,”标点应改动:“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;不知常妄作,凶。知常,容。”常,即规律,万物进入本、无,是生命正常归宿。无常,就是妄作,凶(与吉相对,沿用当时常用语)。妄,任性胡来,不合道。作,起也,在上文是指生长,这里是指人的行为。

明,是老子哲学用语,“知常”类同“知道”,明即明道。

容,意“无所不包”,道的属性。后人“有容乃大”,“容”虽据现实解,但主旨契合本义。

公,与私相对,与共相似,可参考《礼记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的现实性含义。全,完整不缺,不偏狭,不自我,无遗漏。相关思想可参考21章“天地无亲”,34章“大道泛兮”。老子把生活用语与哲学概念融合。

“久”指守道恒久,包含天长地久,包含人为寿——死而不亡;后人有洪福齐天之语。道,虚静归复,是无;后来人学道祈福,背道而驰。老子说长久,是没身不殆。没,同殁,死;殆,不是危险,指消亡。修身以道,死而不亡,与后文33章呼应。

真乃大家也!连串顶真句式,顺畅自然,说明守道原理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章

其他类型相关阅读: 我能看到怪物规则 九龙拉棺 我一具丧尸在教堂当神父很合理吧 苟在新手村半年,出来震撼三国 警号重启:不小心成为警界神话 安陵容重生之我一胎俩宝了 辅警逆袭 穿越废土我有木系净化异能 崩铁:51章旋转肘击纳努克 希夷梦 光之国王子:克拉斯奥特曼 我的师傅慢半拍 中国名人传记大全 狂屠铁手:血肉神锻 明日方舟:赛博之影 开局七根羽毛,这也算天赋? 雨杰传 小马宝莉:我夜骐,绝不轻信友谊 被抛弃的神与亵渎人类的实验 原神:神明之妹能阅读地脉